华夏早在先秦时期就发现了钨矿,并将其称之为重石。

    早在先秦时代,秦国修建秦直道的时候,就用重石做的石碾来夯实道路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重石通常与石耒、石耜等农具一起使用,作为组合农具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发展到大明时代,铁器已经非常普及,但还是会有一些山里的流民会使用重石打磨的石耜等农具。

    蓟州就有重石矿,也不值钱,侯平就派人拉了两车回来。

    以现在的技术想要制造钨丝,很麻烦。

    第一步就是制作烧碱,也就氢氧化钠。

    这个是比较容易的,石灰水和纯碱都有现成的,勾兑一下就没问题了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将钨矿石砸成粉末,用氢氧化钠,将钨矿石粉煮一遍。

    加入盐镪水和氨,等它们发生化学反应,制成结晶。

    灼烧这些结晶后,再加入粘稠剂制成膏状物。

    之后就搓成丝状物,然后用不少于一千四百度的高温加热。

    这个倒也不是太大问题,三河冶铁厂的炉温整体只有一千两百度左右。

    但是局部温度最高的地方能够达到一千六百度。

    这样的高温烧出来的钨丝,用来制作做灯泡也足够了。

    有了钨丝,灯泡的制作就简单了,玻璃厂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通体烧制灯泡的要求。

    密封就麻烦了一些,只能用桐油封口。

    在杜妙妙和苗玄墨上门之前,他其实已经手搓了几个灯泡出来。

    发电机也造了一台手摇式的发电机。

    只是没有变压器,手摇发电机的功率很不稳定,这反应在灯泡上面的感觉就是闪烁。

    这样的技术用来日常照明,可以说过于奢侈,而且对眼睛也不好。

    但是用于商业活动,尤其是用在舞台剧的场景效果上面,也能勉强合格。

    原本侯平也没打算这么早把这玩意弄出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