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齐更是不敢靠近水边,山上的溪水流到这边汇成一个水潭,最深处的水都没过人的腰了。

    秦齐不会游泳,她看着就怕怕的。

    “为什麽这里边的鱼都这麽JiNg!啥也捞不到啊!”张坤连个鱼尾巴都没m0到。吴弋好歹还m0了几下鱼背呢。

    秦书那边就厉害了,只见她随手摺了一根木棍,把头上弄得尖尖的作为武器,看准溪里的鱼,一猛子紮下去就叉到一条!

    看着那活蹦乱跳又无法逃脱的鱼,几个人纷纷恨着自己白长了一双只会当摆设的手。

    秦书把鱼丢给岸边的秦齐,就回头指导水里的三个如何捞鱼的窍门,最後三个人一路围追堵截,又有秦书暗中帮忙,总算也捞到一条鱼。

    “要了老命了,这抓条鱼得把人累残废了!”

    秦书笑道,“是的,这座山上住着的农户里能抓到鱼的,也就只有我一个罢了。要是人人都会抓,这山里的鱼还能保得住嘛!”

    大家一个个目瞪口呆,原来,原来这抓鱼活动的难度已经是顶级了!

    这样说起来的话,还是采蘑菇这项老少咸宜的运动,更适合他们。

    带着两条鱼回去已快中午,几个人一起忙活着做了野蘑菇山J蛋汤、N白鲜鱼汤。

    虽然只用了一点点盐巴和外公小菜园里的香菜调味,那味道就已鲜掉眉毛。

    王德善吃了药又冰敷过之後,脚看着好多了。

    大家就扶着他老人家过来坐在家里唯一的一张靠背椅上,又把脚抬高放在小凳子上。

    其他人就找个小板凳或搬块大石头过来围坐一圈。

    两个老人难得有一帮孩子陪着吃饭,心情自是大好。

    秦齐更T验到重生以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。

    这儿的小屋虽矮、桌椅虽简,但园子里却时时有鸟鸣虫叫,满眼看去处处青山苍翠,说是人间最好的所在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不过,这份简单淳朴的美也就只有秦齐这种历经两世的人能深刻T会。世人熙熙攘攘、为利奔走,又有几人能甘心坐下来欣赏田园之乐。

    “此情此景,我忍不住要Y诗一首了!日啖鲜鱼三两条,不辞长作清河人!”吴弋拿刚学的诗就随口改编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吴弋改得还有点像样。

    这也是秦齐教他们的学习方法之一——仿写名家名作。

    “我看杨万里有一句最适合形容今天的蘑菇,‘响如鹅掌味如蜜,滑似蒪丝无点涩’,谁能给解释一下这句啊?”

    饶是秦齐,来外婆家采蘑菇的经历她上辈子也只经历过一次而已。今天的蘑菇确实配得上杨万里的这句评价。